天目山研学科考夏令营活动顺利结束
2018年7月9日至13日,由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组委会办公室指导,上海市科委科普项目资助,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两厘米游学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主办的小昆虫大世界——丽水景宁研学科考夏令营活动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顺利结束。本次研学科考活动为期5天,来自上海各区的30余名小朋友一起参与了该活动。在4天野外科考和1天博物馆活动中,孩子们不仅收获的是知识,更多的是一份快乐和一颗热爱自然的“种子”。
2018年8月6日,小朋友们8点不到便早早的来到了博物馆互动实验室集合,在简单的相互认识和分组之后,便踏上了前往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研学科考旅程。随着大巴的不断前行,来至不同地方的小朋友们便慢慢的熟络了起来,彼此开始讨论着新奇的事儿,计划着如何去开展“昆虫探险”之旅。在4天的野外活动中,小朋友们白天、晚上都不闲着,全身心的投入到了研学科考中去,先后调研了天目寨、天目山景区、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等地。白天,大家带着观察器、手持捕虫网、拎着养虫盒,在老师的带领下,先后学会了如何网扫蝴蝶、如何手捉蝗虫、如何听声辩虫、如何埋罐诱虫……等昆虫野外调查捕捉技能。在活动中,大家观察和捕捉到了独角仙、锹甲、鱼蛉、螳螂、蝶角蛉、蚁蛉等数十种昆虫。晚上的活动更是令大家向往。沿路识虫、听声寻虫、灯诱昆虫等项目都是小朋友们的最爱。夜晚的景宁鸣声四起,给喜爱鸣虫的小朋友们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听声辩位的实践机会。诱虫灯对昆虫的引诱性是不言而喻的,每每打开诱虫灯不到一个小时,就会有大量的昆虫被吸引而来。鱼蛉、蜉蝣、天蛾、螽斯、蝉……等等昆虫都如约而至,甚至连独角仙、锹甲也能被吸引而来。当小朋友们发现新的昆虫出现时,他们的兴奋劲完全不亚于发现了新大陆,不时有人发出:“老师,老师,快来……”、“老师,老师,我发现了新物种……”呼喊声不断、欢声笑语不停。在第5天的室内活动中,大家对野外采集到的昆虫进行了分类和鉴定,并学习如何将鞘翅目、鳞翅目等昆虫制作成利于收藏的展示标本。在最终的数据汇总中,大家一共观察和采集到昆虫70余种,并整理和制作了昆虫标本150余个个体。
昆虫的世界是神奇而令人向往的。很多小朋友刚开始有那么一点点的惧惮,那是因为他们对昆虫世界的未知和陌生,当他们完全走进昆虫的世界,分分钟便可以和虫虫们做好朋友。虽然5天的时间是短暂的,然而从小朋友们的欢声笑语中我们知道他们是快乐的。我们相信:经历过这次研学科考之后,他们不会停下对昆虫世界的探索,因为在他们的心中已经埋下了“探索”的种子,这种子必会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