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5日至21日,紧紧围绕全国科普日活动主题并结合博物馆自身优势,昆虫博物馆组织了丰富的馆内馆外科普活动,包括了馆内主题体验活动——“昆虫知识竞答”,馆外主题展览“世界名蝶”、“鸣虫物语”、“铁甲雄风”;科普报告“飞天刀螂”、“神奇的蝴蝶世界”。其中,展馆接待散客1575人次,团队890人次;馆外活动受众3500人次,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馆内活动
免费开放:全国科普日期间,上海昆虫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包括序厅、昆虫生命厅、昆虫世界厅、昆虫与人类厅、昆虫文化厅,以及触摸屏游戏区和互动实验室等特色功能区。在这里大家将看到昆虫的演化过程、昆虫的物种分类、世界名虫以及昆虫文化等相关知识。期间,共接待散客1575人次,团队890人次。
昆虫知识竞答:为了提高公众的昆虫认知知识水平,在全国科普日期间,昆虫博物馆为大家准备了昆虫知识竞答体验活动,凡是来馆参观的游客均可以参加。期间,共计340人次参与了本活动。
馆外活动
鸣虫物语展:2018年9月18日至9月25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宝山顾村实验学校举办的以鸣虫为主题的“鸣虫物语”科普展览活动在戬浜学校圆满结束。
本次展览,上海昆虫博物馆昆虫博物馆和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为戬浜学校准备了精心设计的“鸣虫文化”展教具,并策划布展。展品包括了鸣虫知识展板、鸣虫标本、鸣虫器具、鸣虫文化用品等90余件。从鸣虫的种类、鸣虫发生原理、鸣虫仿生、鸣虫文化、鸣虫保育等方面给了同学们一个全新的“鸣虫概念”。
铁甲雄风:2018年9月19日至9月25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上海市中国中学联合举办的以甲虫为主题的“铁甲雄风”科普展览活动在中科院上海实验学校圆满结束。
甲虫是自然界昆虫中种类最多的一大类, 属于昆虫纲鞘翅目昆虫,俗称:甲壳虫。它们身披铁甲,全副武装,或者高大威猛、长牙利齿,随时准备着迎接各种挑战,或者身披艳丽的外衣,五彩斑斓,惹人喜爱。本次展览共展出精美甲虫标本265个,其中有世界上最大的金龟、最威猛的天牛、最漂亮的闪烁着彩虹般光芒的金龟子,还有头上长角,能轻易戳开坚果的长戟大兜虫,这些昆虫大多生活在非洲、东南亚等地区,是平时难得一见的甲虫精品。同时,展览还介绍了甲虫的基本形态,一生神奇的变化,以及我们平时熟悉的一些种类:如萤火虫、屎壳郎、瓢虫、天牛、锹甲等。期间,上海昆虫博物馆科普部主任黄健波老师还为同学们带去了题为《探秘昆虫之昆虫伪装》的科普报告,并和大家一起探寻了昆虫生存和伪装的奥秘。
与蝶共舞:2018年9月18日至21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唐镇幼儿园、王港幼儿园、金爵幼儿园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以蝴蝶为主题的“世界名蝶”科普展览活动圆满结束。
本次科普展览活动,上海昆虫博物馆和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为嘉定二中的同学们准备了200余种精美的蝴蝶标本和35块昆虫知识展板,并策划布展。其中有同学们难得一见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斑喙凤蝶,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二尾凤蝶、三尾凤蝶、中华虎凤蝶和阿波罗绢蝶等珍贵标本,以及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美国等国蝶,时在展览中还能欣赏到南美洲特有的蓝光闪闪的闪蝶,以及后翅长有2个巨大眼斑,令人毛骨悚然的猫头鹰蝴蝶。这些色彩斑斓的蝴蝶经过精心制作,华丽地展现在小朋友的面前。展览还通过展板、知识卡片等介绍了蝴蝶的基本形态,一生神奇的变化,以及蝴蝶与蛾子的区别等知识内容。
与往年相比,今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在规模、知名度以及公众的参与度都得到了大大增加,很多市民携老扶幼,全家齐动员,共同感受科学的魅力。